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省2022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河南省2022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思录》作为理学入德之门、进学之阶,备受后世儒者的推崇和重视,被尊奉为“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德之大端”,历代注释之作层出不穷,续补仿编之作也蔚为大观,总体数量多达百种以上,它们不仅阐发各自对《近思录》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补入后世重要理学家的思想资料, 合而观之则形成脉络相承的文本体系,真切地反映了《近思录》的经典化历程,并且直观呈现程朱理学发展演变的脉络主线。

《近思录》在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以至成为理学的标志和象征。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其案头就有“一部《近思录集注》”。这样描写显然有其深刻用意,是借此彰显“讲理学的老监生”的身份。鲁四老爷迂腐顽固,冷酷无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很多读者据此给《近思录》贴上守旧落后的标签,其实并不符合作品的主旨。因为《祝福》中还写到,在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话的”。“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这句话见于《近思录》,出自张载《正蒙》,认为鬼神是阴阳二气的自然变化,是具有无神论和唯物论倾向的思想。这就与书房案头的《近思录》先后呼应,在结构安排上匠心独妙,暗讽鲁四老爷虽然读过此书,但只是装点门面而已,并没有认真领会其精义,也不能身体力行去实践,思想观念依然愚昧迷信,而其面目因此更显虚伪。

《近思录》与思想的保守落后没有必然联系,还可通过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为证。如清代有一部

《近思录》的重要注本,是嘉庆朝状元陈沆的《近思录补注》。陈沆与魏源关系极为密切,这部书是在魏源协助下完成的,该书原稿今存湖北图书馆,上面有很多魏源的批注,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来看, 魏源对《近思录》用功很深,不仅对其思想内容多有精辟见解,而且有改编和注释《近思录》的具体设想。由此可知,魏源这位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在接受西方新事物新思想的同时,对《近思录》仍然保持浓厚兴趣。与此相似的还有郭嵩焘,这位洋务运动的干将,清廷首任驻外公使,对于

《近思录》“浏览所及四十余年”,在同治七年至光绪十年“前后四次加注”,最后汇集成一部《近思录》的注本。郭氏光绪初年出使英法,开始全面接触和深入认识西方文化,但在此期间并未中辍研究

《近思录》,而其注文多能联系日常时事,或抨击世风之弊,或感慨时政之患。可见在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下,《近思录》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意义。

《近思录》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已经融入传统文化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世称誉为“横渠四句”,今天仍有感发人心的力量。与此相关的“民胞物与”,更能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有益于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还有很多传诵不衰的格言隽语和成语典故,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气度,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资源。当然,

《近思录》并非尽皆完善无可訾议,今天需要做出更为客观全面的诠释和解读。

(摘编自张文《〈近思录〉何以成为经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历代对《近思录》的注释、续补和仿编之作蔚为大观,真切地反映了《近思录》的经典化历程,并且直观呈现出程朱理学发展演变的脉络主线。

B.鲁四老爷迂腐顽固,冷酷无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小说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放一本

《近思录集注》,并不符合鲁四老爷的性格特点。

C.魏源对《近思录》用功很深,不仅对其思想内容多有精辟见解,而且改编和注释《近思录》, 可见他在接受西方新事物新思想的同时,对《近思录》仍然保持浓厚兴趣。

D.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干将,他在接触和深入认识西方文化期间,鉴于《近思录》对于变法图强有可资借鉴的价值,所以他并未中辍研究《近思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鲁迅的《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书房中有一部《近思录集注》,彰显鲁四老爷“讲理学的老监生”的身份,证明了“《近思录》在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以至成为理学的标志和象征”的观点。

B.文章第 3 段通过写郭嵩焘和魏源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近思录》的重视,论证了“《近思录》与思想的保守落后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

C.文章最后一段以“横渠四句”和“民胞物与”为例,论证了“《近思录》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的观点。

D.本文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内容有理有据,多角度论证了《近思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德之大端”一句表明《近思录》改变了理学传授散漫无统的状况,乃理学入德之门、进学之阶。

B.《近思录》是后世理学的标志和象征,补入了后世重要理学家的思想资料,反映了理学的发展演变,备受后世儒者的推崇和重视。

C.《近思录》的许多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有益于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D.虽然《近思录》与思想保守没有必然联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其思想并非完美无缺,有待于人们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四号、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带领团队埋头攻坚克难,在嫦娥各型号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突破、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国论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您有哪些感想?

叶培建:当得知自己被授予这个荣誉之后,还是很高兴的,也很激动、很自豪,但是也觉得受之有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来,有很多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但是荣誉选择了给我,因此我感觉今后的责任就更大。我现在主要在搞深空探测,深空探测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现在身体还比较好,所以就有一种责任感,要和这些团队在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强国论坛:您认为我们国家在探月工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培建:第一层原因,我们国家在探月工程当中能取得五战五捷的成绩,首先得益于我们国家的体制和机制。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航天事业历来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国之力,嫦娥工程也是如此。第二层原因,一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顶层规划设计比较好, 做第一步就准备第二步,看第三步,每一步都继承了前面的成果,有新的发展;二是我们这支队伍很努力、很年轻,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发扬了航天精神,也为航天精神注入了新的要素,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原因。

强国论坛:您如何评价年轻一代航天人?

叶培建:青年一代的航天人们有着一种很好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有这一批年轻人,有希望。我认为航天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那么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很多的基础设施,但都比不上一条,我们留下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

强国论坛:您带领团队在关键技术的突破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叶培建:这支年轻的队伍克服了很多困难。嫦娥四号探测器要落到月球背面,背面我们是看不见的,如何解决通信问题?我们的方案就是在地月之间的“L2 点”放一个“鹊桥”中继卫星,利用“鹊桥”既看到地球又看到月球背面进行通信。原来的世界性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这是我们的一个创举。

强国论坛:结合您的经历,您认为年轻人的发展怎样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

叶培建:我们航天人和普通人一样,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航天人有一个特点,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他一定从骨子里会服从国家的利益。为什么?因为从进航天队伍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和国家命运、国防建设相连接的。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国家强,我们个人才能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只有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大局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才能做一点事情,才能发挥一点作用。没有国家这个大平台,我们是做不出来大事情的。这一点在我们航天青年人的思想当中非常牢固。

强国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您对祖国、对我们探索宇宙的事业有哪些祝福?叶培建:我们要继续努力、继续努力、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继续奋斗、继续奋斗;我们要走向

月亮,将来我们的航天员还要登上月亮,我们要到火星、到小行星、到木星,走向太阳系的边际,这就是航天人要做的贡献,也是我希望我们伟大的祖国将来能够到达的疆域。

(摘编自《“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我们的航向在群星璀璨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待荣誉,叶培建显得很谦虚,除了激动、自豪,他更大的感受是责任,“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B.对于我国探月工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叶培建认为,国家的体制机制是首要原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C.对于年轻一代的航天人,叶培建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们有很好的航天精神,年轻有为, 战斗力强。

D.对于航天事业的未来,叶培建满怀决心和信心,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走向太阳系的边际。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次访谈,是在被访者获得国家荣誉称号之际进行的,因而提问首先从荣誉称号开始,显得很自然。

B.整场访谈中,提问的问题,从个人荣誉到探月工程,从成才的道路到国家航天事业的未来, 都是普通读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很有针对性。

C.记者的提问,明确而又具体,并用“您认为”“您如何”“结合您的经历”等限定语,让被访者的回答,角度明确,目标清晰。

D.被访者的回答,思路清晰,很有条理,如对探月工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的回答,首先分两层,第二层又分了两个方面,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回答。

6.通过阅读这篇访谈,你认为年轻人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忆平乐

冯至

六年前,十一月下半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 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抗战以来,如果说南京失守是第一个挫折,那么武汉撤退显然是第二个挫折了,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人们好像很年轻,报纸上虽然没有多少好消息,同时几乎天天要跑警报,可是面貌上没有一些疲倦。

在桂林住了半个多月,全国各地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里发生感应,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我立在船头,看到桂林的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 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至于山水的奇丽还要算漓江。船过了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船慢慢地走着,船上的人没有事做,只有望着四围的山峰。经过长久的时间,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原来船已经走出这“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新的“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这样两天,过了阳朔一直到了平乐。

在平乐,我们找到一辆汽车要经过柳州、南宁到龙州去。望南越走越热,临行的前一天,妻的身上穿着棉衣,她说想做一件夹衣预备在热的地方穿,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汽车在第二天清早就要开行。我说,我们不妨到裁缝铺里试一试。我们于是在临江的一条街上买了一件衣料,随后拿着这件衣料问了几家裁缝铺,都异口同音地说来不及了。最后到了一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裁缝恳求:

“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

“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袍是一件夹袍,工资无须增加。” “我们也是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

我们继续恳求,最后那裁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

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夹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想不会有什么耽搁。想不到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

我睡眼蒙眬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裁缝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 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说一声“一件夹袍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袍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验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还有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

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

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房里,只苦苦地思念起漓江两岸的风光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刻的裁缝。

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回忆“六年前”的往事,可见本文并非作者率尔下笔,有感辄发,而是长时间体验与思索的升华,是多年的沉淀和积累酿造出来的。

B.文章描写漓江“奇丽”的山水,引入诗歌的意象、意境,注重情感、哲理的融合,不仅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C.文章运用排比手法,连用双重否定句,赞美农夫、手工业者都能够坚守职责,节律强劲,感情洋溢,达到了加强语势、深化文意的效果。

D.文章以“变”反衬“不变”,衣冠人士变得不成人形,祖国河山变得疮痍满目,但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却不会变,他们的精神会永远传承。

8.本文写“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作者为何会有这种特殊的感觉?请概括说明。(6 分)

9.本文是一篇诗性散文,也是沉淀着哲理意味的散文。你觉得文中主要蕴含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马知节字子元,幼孤。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赐今名。年十八,监彭州兵,以严莅众,众惮之如老将。又监潭州兵,时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因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徙知定远军。时议调河.南.十三州之民输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适至军议事,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时部民入保避寇,卒有盗妇女首饰者,护军止笞遣之。知节曰:“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 即命斩之。咸平初,领登州刺史,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余二十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尔,岂不怀归?”悉遣之。羌人感之,讫终,更不犯塞。时州有银坑,岁久矿竭,课额弗除,主吏破产, 偿之不足。知节请蠲之,章三上,乃允。景德中,契丹已盟,中国无事,大臣方言符瑞,而知节每不然之,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以为戒,上以为然。进宣徽北院使,加兼枢.密.副使。时王钦若为枢密使,知节薄其为人,遇事敢言,未尝少屈。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时钦若宠顾方隆, 知节愈不为下。天禧初,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未几,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知节将家子,慷慨以武力智谋自许,又能好书,宾友儒者,所与善厚,必一时豪杰。论事謇謇未尝有所顾忌,故闻其风者,亦知其为正直云。

(选自《宋史·马知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B.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C.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D.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吏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也称门荫或庇荫。B.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各朝不一,北宋曾以洛阳为河南府。C.枢密指枢密院,为中央官署名。宋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D.谥指古代皇帝、大臣或有名望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知节少年老成,倾心文章教化。十八岁时他担任监军,就能严肃御下。在潭州时,守臣以文雅为吏治之道,他仰慕不已,转而学习诗书。

B.马知节体恤民艰,造福一方百姓。他认为兵少粮多,倘若措施得当,则无须动用大批人力运粮。后来果然如此,于是省却了河南的工役。

C.马知节居安思危,颇有远见卓识。景德年间,边境安定,大臣议论符瑞之事,他很不以为然 ,认为契丹仍然可能败盟,不应忘记战事,裁撤士兵。

D.马知节为官正直,绝不屈节事人。他鄙薄王钦若的为人,有时甚至当面指责钦若。当时钦若正受到皇帝的恩宠,知节更不对他低声下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

(2)论事謇謇未尝有所顾忌,故闻其风者,亦知其为正直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注】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中一首。筠:竹皮。谅:料想,实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B.三、四两句写笋壳中迸发出苦节,青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

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

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

15.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说“          ”,认为秦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

(2)《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     ” 的疑问,再写斥鴳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         ”的疑问。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两句的景象, 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表情包如此流行,表情包的教学课程    。种种制作软件已经及时上市,工艺流程并不复杂——找一个表情填入现成的脸框即可。据说人类脸部的数十块肌肉可以调配出       的表情, ( )男子汉气概的不动声色,已成为过时的老趣味。表情包就是将不动声色改造为铺张扬厉的漫画。现实主义美学之中,不动声色是强大,是暗伤,是挚爱。相对地说,漫画是色厉内荏,是徒有其表,是         。动作过大的表情仿佛已经耗尽了内心的诚意。

有趣的是,网络空间的表情包并未许诺言行一致,表情包是小人物的游戏,逗人一乐罢了,“言过其实”才是真正的可乐之处,当然,所谓“小人物”仅仅是一个虚拟;其实表情包的主人常常是“小动物”。小动物的特征即是“萌”。一只公鸡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气势汹汹地夺门而出,谁也不会被这种表情包吓住。没有人觉得强敌将至,如此    ,无非是博人一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

A.横空出世 千变万化   故弄玄虚 装腔作势

B.应运而生 千变万化   虚张声势 装腔作势

C.横空出世 瞬息万变   虚张声势 装模作样

D.应运而生 瞬息万变   故弄玄虚 装模作样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A.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D.山谷里回荡着一个声音:谭晓琪——大学生——谭晓琪——

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表情包仅仅截取肌肉撑到最为紧张的那一瞬,所以表情包的首要特征是夸张。

B.表情包的首要特征是夸张,所以表情包仅仅截取肌肉撑到最为紧张的那一瞬。

C.夸张是表情包的首要特征,所以表情包仅仅截取肌肉撑到最为紧张的那一瞬。

D.表情包仅仅截取肌肉撑到最为紧张的那一瞬,所以夸张是表情包的首要特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5 分)

2020 年 8 月 20 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初步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强者意味着成功,文学家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就是生活的强者”,要成为强者,就应该先有强者的心态。

材料二:2019 年 6 月 23 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19 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在致辞中提出:“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